上海美矿机械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0512-80606568 English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新闻 > 节能环保 >

让绿色拥抱大海 ——浙江交投矿业有限公司大皇山建筑用石料矿绿

时间: 2021-02-07 来源: 作者: 点击:
       蓝天白云,海风习习;海水湛蓝,山坡碧绿。

隆冬时节,站在海拔200多米大皇山顶开采平台,放眼望去,毗邻东海的整个矿区在色暖阳照耀下显得更加妩媚动人:宽敞整洁的道路,色彩斑斓的绿化带,还有那一座座充满现代感的生产加工车间,让人有种恍如置身公园的感觉。

从2018年6月正式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到2019年底建成投产,再到2020年底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并在今年1月成功进入国家绿色矿山名目,浙江交投矿业有限公司大皇山建筑用石料矿这个千万吨级大型矿山跑出了绿色发展的加速度。

引领行业 创出“浙江速度”

舟山大皇山凝灰岩矿地区是浙江省交通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首个资源补偿性矿山工程,资源储量达1.84亿吨,是亿吨级矿山“航母”,也是交通资源公司矿产资源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能引领板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矿山。

“要建就建一流矿山!”从投建伊始,该公司就以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为指导,以学习型、智慧型、品质型、清廉型、先锋型“五型矿山”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强烈的国企担当提出了将大皇山矿打造为全国一流的绿色智能矿山“样板”,引领行业内矿山高质量发展,推进砂石行业逐步向资源节约型、资源重复利用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而“国家绿色矿山”创建就是最核心的抓手。

“我们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运营’理念,秉持‘生产标准化、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原则,在矿山正式投产前就逐步实现了矿山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在加紧开展生产线建设、全力投产保供的同时,将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植入每一个细节,为创建和申报绿色矿山打下坚实基础。” 浙江交投矿业公司董事长林智表示。

2020年,大皇山矿完成基础建设正式投产,公司随即申报国家绿色矿山。但创建“国字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矿区生态环境、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科技创新、企地和谐等方面狠下功夫,并取得一系列成果。这对于没有实际经验可循、没有可复制创建模式的大皇山矿而言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绿色矿山创建是公司矿产资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将极大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作为省属国企,必须高度重视,保质保量完成,以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该公司领导在充分调研后掷地有声地说。

经验不足,就借力借智,从外面聘请专家前来矿山指导;工期紧张,就加班加点,发挥党员干部先锋示范作用。为了按期建成绿色矿山,该公司要求矿山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精神,层层传导,压实责任,采用党员领办制度,通过对标先进、专家指导、加强研究等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绿色矿山建设水平。党员干部主动放弃休假机会,扎根一线解决各种问题。

通过一年紧锣密鼓的奋战,大皇山矿不仅顺利达产,实现了产量超千万吨的目标,而且在绿色矿山创建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2020年,经过企业自评、第三方评估,大皇山矿在浙江省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省级核查验收,并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级审核,得到业内领导专家的一致认可,其速度及质量均创造了国家绿色矿山创建的“浙江速度”。

科技创新 汇聚绿色动能

绿色矿山是一个集科技、创新、节能、生态、和谐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也是每一个矿山企业落实新发展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否做到节能减排、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是国家绿色矿山创建的关键项。

如何让刚刚投产、尚在产能提升期的大皇山矿补上这一薄弱环节,在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实现“弯道超车”?该公司向科技创新问计。去年8月,他们投资近千万元,以数字模演为基础建设了浙交矿业智慧矿山管控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该公司实现对矿山生产、设备、能耗、环保、安全、销售等多通道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形成企业管理的数据库,进而提升成本管控效果与生产效率,不仅极大地节约了人力,而且能对矿区日常运行的关键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实现了过程成本数据统计精准管控。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对矿区每个生产动态一目了然。

“管控平台下的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系统,为矿山建立起三维地质模型。通过这一模型就能实时精准地掌握矿山每一块矿石的增减,而通过对资源储量、保有储量以及开拓矿量、备采矿量的精确掌握,真正实现科学开采、智慧开采、高效开采。”林智笑着说。

对生产技术和工艺,该公司更是精益求精。他们在生产线上,配置了雷达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圆锥破碎机腔内的料位情况,确保满腔给料,提高圆锥破碎机的生产效率;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机制砂石级配、颗粒形貌、长径比和圆形度等关键技术指标的实时在线监测,提高检测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为提高砂石质量,大皇山矿还专门采取了湿法工艺。湿法工艺在提高砂石品质的同时,能够实现环保除尘,极大地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负责大皇山矿开发的浙江交投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君瑞说。

为了实现砂石骨料的高品质、高值化利用,去年9月,该公司以大皇山矿为依托挂牌成立了全国首个砂石骨料研究院,更是为这座绿色智能矿山插上科技的双翼,有力推动了矿山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依托这个平台,交投矿业先后与浙江大学、铁科院、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建立研发基地,不断迈向全省矿业的科技创新高地。

资源综合高效循环利用是绿色矿山建设的核心。该公司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研发并投产超细砂回收系统,有效回收超细颗粒,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对开采环节产生的废土,他们则专门集中堆放,用作矿区绿化。

2020年,大皇山矿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5%,实现资源利用率达100%,基本实现了粉尘、废水的“零排放”。而且,他们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确保了开采高效有序,最终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生态融合 实现矿山美丽蜕变

走进大皇山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矿区门口石碑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山”这几个红色醒目大字。

沿着矿区平坦宽阔的道路前行,右边是蓝色的大海,左边是碧绿的山坡,道路两旁的景观树亭亭玉立、郁郁葱葱,俨然像一个公园。

“我们在大皇山矿从设计之初,就将绿色矿山创建理念贯入其中,先后投入数千万元进行绿化美化及景观设施建设,将矿区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在实现矿区全封闭生产的同时,让矿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走出了一条生态融合的绿色矿山创建之路。”林智说。

由于砂石的特殊性,在穿孔、爆破、采装、运输、破碎和加工等过程中,会产生一点粉尘并伴有较大的噪声,粉尘及噪音不仅影响矿区环境,也将成为创建路上最大的一只“拦路虎”。而在大皇山矿,《中国矿业报》记者却惊喜地看到,尽管各种加工破碎设备高速运转,运矿车来来往往,整个矿区及沿路上却鲜见灰尘扬起。

据了解,为了减少粉尘排放,大皇山矿安装了脉冲袋式除尘器,全密闭车间和廊道。同时,他们还建设了总长达10公里、覆盖矿山所有区域的全过程自动化环保节能除尘系统,实现了矿区喷淋水量和时间的精确控制,并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喷雾、喷洒水、加装除尘设备、配置车辆冲洗系统、密闭加工破碎车间等措施,极大地减少粉尘及噪音。通过矿区环境监测系统,对矿区噪音和粉尘做到了实时监控,实时处置。

“我们建起的自动喷淋系统,与综合水处理系统无缝衔接,用水全部来自生产用水循环,真正实现了水资源100%循环利用,既降低了除尘降尘成本,又做到了工业污水零污染、零排放。”林智介绍。

为了减少运输环节的粉尘污染,大皇山矿还建设了矿区直达码头的全封闭皮带输送长廊,然后再经过自动出运系统装船出运。矿区所有砂石产品均采用海运方式运往长三角地区,服务该地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建设发展工程。

“绿色矿山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站在高起点上规划、高标准建设新型矿山,让大皇山矿真正成为中国砂石骨料行业的绿色标杆,让有限资源实现无限未来。”林智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