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矿机械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0512-80606568 English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新闻 >

煤电灵活性改造为啥这么慢

时间: 2020-06-28 来源: 未知 作者: admin 点击:

“我国发电装机以煤电为主,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等灵活调节电源装机占比不到6%。‘三北’地区新能源富集,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占全国的72%、61%,但灵活调节电源不足3%,调节能力先天不足。比较而言,欧美国家灵活电源比重较高,西班牙、德国、美国占比分别为34%、18%、49%。”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稍早前发布的《煤电机组灵活性运行政策研究》给出的一组数字,直接揭示出我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存在明显“短板”的现状。

在此背景下,为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十三五”期间,将在“三北”地区推行热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约1.33亿千瓦,纯凝机组改造约8200万千瓦;其他地方纯凝改造约450万千瓦。改造完成后,将增加调峰能力4600万千瓦,其中“三北”地区增加4500万千瓦。

但日前国家电网发布的《服务新能源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推动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约5775万千瓦。该数字仅为2.2亿千瓦改造目标的25%左右。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十三五”规划期仅剩半年的情况下,煤电灵活性改造目标落空已是板上钉钉。

“灵活性电源建设严重滞后,其中煤电灵活性改造总体是慢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早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指出,在电力系统中,灵活调峰电源至少要达到总装机的10%—15%。考虑到我国灵活性电源占比还不到6%的现实,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主要瓶颈之一,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持续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之下,大幅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已迫在眉睫。

《煤电机组灵活性运行政策研究》指出,在我国主要的灵活性电源中,抽水蓄能电站、气电因受资源禀赋等条件限制,发展规模均相对有限;加之现阶段储能技术受制于经济性、安全性,尚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煤电实施灵活性改造已成为目前解决清洁能源消纳的有效之策。

为此,国家能源局早在2016年便启动两批22个试点项目,选定46台、近1700万千瓦煤电机组,集中在消纳问题比较突出的辽宁、吉林、河北等省份先行示范。“其中,70%以上示范项目位于东北三省。根据目标,灵活性改造完成后,热电机组将增加20%额定容量的调峰能力,纯凝机组将增加15%—20%额定容量的调峰能力。在煤电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东北地区多数试点仍保证了持续盈利。”国家能源集团研究员张熙霖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底,东北电网88家煤电厂中已有42家完成改造,“东北地区符合条件的电厂基本是能改尽改。”

然而,东北以外地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电力行业专家叶春证实,东北地区目前改造情况最好。除此之外,华北地区只有4家试点,甘肃和广西各仅有1家。“其他地区完成数量不多、改造进展缓慢,电厂自身积极性也不高。目前来看,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挑战性很大。”

张熙霖也称,目前来看,很难实现“十三五”所设定的目标,“远远不能满足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求。”

另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统计,截至去年12月初,煤电灵活性改造仅完成5340万千瓦左右。其中,辽宁以1075.5万千瓦改造量位列第一,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等多地的改造容量不足百万千瓦。“我国灵活性电源建设严重滞后,其中煤电灵活性改造总体是慢了。”国家电网总经理助理赵庆波表示。

“前景不明,谁会轻易投一大笔钱?反过来说,如果真的赚钱,谁不愿改造呢?”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灵活性改造推进不畅,但多地仍在进一步提高要求。山西省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通知》提出,“2020年底各发电集团煤电机组改造容量应不低于本集团的新能源装机容量”;陕西省发改委近日也发文鼓励煤电灵活性改造,明确将按照深度调峰能力给予利用小时数奖励;山东等地则在编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时,纷纷提出加快煤电灵活性改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