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企业不擅长的,恰恰是华为优势所在。 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提供商,华为本身也是一家制造企业,本身也有许多存量业务,具备丰富的非数字原生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与经验,既包括智慧园区、智慧工厂等业务场景实践,也包括财务、营销等自家体系的变革。 此外,华为还拥有一支深耕政企业务多年的精兵部队,这些行业专家一直躬身于各种具体政企业务场景的实践中,由表及里地深层次归纳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特点,帮助企业以更节省成本的方式实现统一精细化管理。 通常政企客户希望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自身已有系统的基础上,而不是平地起高楼,完全新搭一套。如何帮政企安全、平滑、高效地完成智能化升级?这也是华为一直在做的功课。 对业务需求越精准,越能提供更契合需求的解决方案。同时华为多年深入政企业务的积累,使其具备快速复制成功经验和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的能力,用行业来讲就是打造聚焦核心业务诉求的场景化解决方案能力。 比如建设智慧港口,不仅要懂数字技术,还要把握每次货物精准、快速位移的“黄金时间”,5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操作“毫秒级时延”。 宁波舟山港原本1人只能操作一台轮胎吊,引入华为5G技术后,现在通过5G远程操作1人可以操作4-6台,并且宁波舟山港口10年将减少25亿人民币的生产成本投入。 这一成功经验也被应用到厦门远海港、上海洋山港、青岛港等大型港口,5G无人集装箱卡车,5G智能理货,无人机巡检等等应用正在逐步推广。 理解客户需要什么的下一步,即是给到客户需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要求在行业数字化转型必备的核心技术上有扎实的基本功。 2、技术积累,平台优势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今华为拥有5G、AI、云等多种硬核技术,并通过协同优势将其擅长的各种数字化能力发挥到极致。 从通信技术来看,作为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商,华为的通信实力毋庸置疑,仅在5G领域的专利就超过3000项。 从智能化的核心AI技术来看,华为昇腾构建了覆盖全栈全场景AI能力,从算子开发工具、AI计算框架、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到应用,华为面向不同AI开发需求提供了完备的技术功能视角。 传统行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多种技术,在底层构建一个完整的基础设施,并打造一系列更加聚焦于特定场景化应用的数字平台,能更加有效实现数据全联接,从而支撑企业的转型需求。 这些技术积累是华为长期投入基础研究的结果。根据华为披露的《201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截至2019年,其全球员工总数达19.4万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49%,华为近十年投入研发费用累计超过6000亿元。 3、定位“黑土地”,海纳百川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先哲老子这句充满智慧的名言,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华为的生态理念——泽被万物,让利赋能。 随着5G、AI、云、IoT等新兴技术进入千行百业,客户需求与产业技术都在不断更迭,单打独斗难以应对接踵而至的不确定性,生态是保持长久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护城河。 华为在底层的联接和计算能力上持续深耕,将自身定位于“黑土地”,以“平台+生态”的战略,开放赋能合作伙伴,助力生态中不同角色形成协同,激发更多接近应用层的创新。 在生态进化的过程中,各类角色更聚焦于自身最擅长的业务,维系着一种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动态平衡,这种互利共生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层级的进步,都能带动整个生态价值的转换。 据了解,目前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已拥有超过11000万家合作伙伴,其中,华为联合1000多家解决方案合作伙伴,输出超过1200个联合行业方案。 与此同时,华为已经与各类亟待数字化转型的行业均建立了丰富的联接,超过1000家智慧金融相关企业、超过5000家制造企业、超过1000家三甲级医院都在华为的“朋友圈”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