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存在勘查经费投入大起大落不利于保持一支精良找矿队伍等问题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密切协作,部省两级有效联动,企业、地勘单位和科研院所积极响应,形成了生动的地质找矿局面,积累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吕志成日前在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上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的许多宝贵经验,而且这些经验具有复制应用的推广意义。 部省联动,层层落实责任。四部委组织编制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方案》,并共同成立了领导小组,统筹国家资源产业布局与地质找矿工作部署,研究解决找矿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重大问题,务实推进。省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相继成立了省级领导小组或指挥部,建立了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找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深入落实“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地质找矿新机制,准确定位不同资金的使用方向,财政专项资金做基础地质调查,企业投资主要开展风险勘查。通过公开竞争方式,引入优势企业投资找矿,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企业和地勘单位联合,按照市场机制约定各方权利义务,加速资本和技术融合,形成了各类资金统筹部署、合理分工、有机衔接、规模投入的局面。 锁定重点地区,集中力量加快突破。针对紧缺的大宗矿产,在全国优选了117片最有希望突破的地区设立整装勘查区,优先部署基础调查工作,通过引入企业,集中资金加大投入、组织队伍联合作业、安排专家巡回指导,加快找矿进程。 建立地质找矿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面对当前矿业不景气,各省积极建立地质找矿重大成果奖励制度,奖励取得重大成果的地勘单位和个人,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实现利益共享。青海、贵州、吉林等省份仍坚持加大省级财政投入,通过设置项目、招标、比选及自选项目申报、配置高风险矿种探矿权、配置先进设备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国有地勘单位找矿积极性。 加强资料管理,提供社会服务。进一步加强监管地质资料汇交环节,确保地质资料按期依法汇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建设国家地质资源数据中心,实现数字化地质资料在全国范围内数据共享,为企业和地勘单位提供全面、快捷、方便、高效的地质资料和信息服务。 同时吕志成也指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一些主要问题:一是矿产勘查经费投入大起大落,不利于保持一支精良的找矿队伍。二是较之“十一五”,尽管“十二五”期间勘查投入增加了,但新发现矿产地数量下降,这与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发现矿产地的成本越来越高等因素有关。三是现有勘查理论与方法不能完全满足深部找矿的需要。四是深勘精查力度不够,可供开采的资源储量保障时间短。尽管“十一五”以来,尤其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各重要矿种均提交了大量资源量,但这些资源量要转化为可供开采的储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加大深勘精查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