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九大即将隆重召开前夕,省委召开这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塞罕坝林场重要指示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非常及时、十分必要,必将进一步统一全省上下的思想认识,坚定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为迎接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近一段时间,通过深入学习体会,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有四点感受:一是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的关心厚爱。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党的十八大以来,6次视察河北,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对塞罕坝林场作出重要指示,再次体现了对河北的深切关怀,必将鼓舞全省人民向着生态文明新时代奋力前行,实现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二是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上下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肯定了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这是对塞罕坝林场三代人55年执着坚守、无私奉献的最高嘉奖,也是对各级干部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钉钉子”精神的有力动员,必将激励全党把这种“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作风传承下去。三是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始终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这次又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发出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时代号召,必将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四是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强调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全党各级干部必须更加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更加自觉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交出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优异答卷。 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必须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推动河北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 在“去”上下功夫,大力化解过剩产能,腾出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去产能特别是去钢铁产能,是河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硬骨头,也是河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之策。我省抓住去产能这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全力以赴推进,今年前8个月共压减炼钢产能1486万吨、炼铁产能1502万吨,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95.1%和92.5%,去产能工作明显快于往年、好于预期。下一步,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决不允许”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取得扎实成效。一是坚决完成年度压减目标任务。综合运用市场、法治、行政等手段,继续严格实施环保、技术、质量等六类标准,倒逼不达标产能依法依规退出市场;按照月度工作计划,加大督导调度力度,9月底前基本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二是积极稳妥出清“僵尸企业”。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一企一策、分类处置,稳妥解决职工安置、债务处置等问题。三是加大对“地条钢”和违规新增产能查处力度。通过开展巡查检查、实行有奖举报等方式,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坚决杜绝违规新增钢铁产能和已封停设备复产,确保产能真去真退、应退尽退。四是推进环首都部分地区钢铁企业整体退出。总结霸州新利钢铁整体退出做法,力争年内廊坊再退出一家钢铁企业,加快宣钢整体退出,做好保定涞源奥宇产能退出后续工作。同时,统筹做好煤炭、火电等行业去产能,确保完成今年任务;认真谋划新一轮去产能工作思路和办法。 在“育”上下功夫,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打牢产业转型升级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消耗高、排放大、污染重的产业去掉,腾出资源和市场发展产品更高端、资源能耗消耗更低、污染排放更少的产业,本身就是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将在坚决去产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壮大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一是注重政策引领。抓紧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深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发展重点、支持政策、保障措施等。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应用、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二是打造发展平台。以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为契机,用好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点政策,加强与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深圳的战略合作,建设一批高端高新制造业基地。完善提升14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功能,抓好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三是坚持项目带动。全面贯彻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会议部署要求,落实省市县三级领导分包重大产业项目机制,严格执行环境、能耗、水耗等标准,加快云谷科技AMOLED等项目实施,以优质项目促产业转型、促环境保护。同时,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带动产业提质增效。 在“优”上下功夫,着力调整能源结构,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绿色支撑。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我省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调整能源结构势在必行。一方面,抓好煤炭减量提效。坚持“工程减煤、技改节煤、政策限煤、清洁代煤”并举,大力压减煤炭消费总量,落实新增燃煤建设项目煤炭减量替代政策,实施集中供热替代和燃料置换。推进燃煤减排提效,紧盯钢铁、建材、化工等燃煤大户,加快工艺技术和环保改造,严格执行燃煤质量标准,提高能效、减少排放。另一方面,抓好新能源发展应用。加快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规模化发展光电、风电,推进张家口、承德可再生能源电力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积极拓宽利用途径,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加快“禁煤区”和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工程进度,年内全省完成180万户改造任务、“禁煤区”确保实现散煤清零、26个县争取实现全域清洁取暖,降低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 在“改”上下功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当前,我省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需要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添活力、增动力。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李克强总理“五个为”要求,实施投资审批效能提升工程,开展压减许可证专项行动;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年底前实现监管执法部门和监督检查事项全覆盖;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确保今年建成全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二是深化金融改革。认真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筹备召开我省金融工作会议,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强化地方监管责任,推动年内出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深入摸排非法集资、大宗交易场所、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大的金融风险。三是做好企业减税降费工作。开展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工作“回头看”,全面清理涉企收费项目,年底前建立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清单,强化收费监管,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加快发展。 |